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最近一周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得到的答案是:
沟通的本质,就是共享信息。
似乎看起来没什么高深的,沟通不就是把一件你知道的事情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吗?有什么难的呢?
难点就在这里,即这个信息到底是怎么传递的。
这个传递的过程有非常多的方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三个维度,即覆盖度,时效性,准确性。
- 覆盖度即这个信息都谁需要知道。
- 时效性即这些人是否立刻需要知道这个信息。
- 准确性即这些信息在我传递的过程中是否有变形。
实际上,沟通的过程非常像病毒传播:
- 覆盖度相当于传染范围,我只要私聊某个人就行?还是需要拉个小群讨论?还是需要@全体成员?
- 时效性相当于潜伏期,我是按下不表,过一阵子再告诉他们,还是需要立刻告诉他们?如果这个信息比较重要,我是不是需要多准备一些,以更正式的方式去传递这个信息,比如书面化?
- 准确性相当于突变几率,这个信息如果我传递给一个人之后要他继续往下传播,变形的几率有多大?
关于覆盖度,其实是经历了两步判断的:一是这个信息我拿到了之后我要不要告诉别人,二是如果觉得应该告诉,那么都需要告诉谁?
关于这块如何进行判断,主要学习一下菠菜原则即可,这篇文章就不再赘述了。
关于时效性,往往和消息的紧急性挂钩,一般来说紧急性越高的,时效性也越重要,需要立刻让某些人知道某些事情,当面沟通比打电话好,打电话比语音好,语音比文字消息好。
关于准确性,这个是最难保证的,因为你以为你把一件说清楚了,可能并没有说清楚;你觉得对方听明白了,可能没明白,因此我在之前把很多精力都放到了这一块上,即信息的准确性,具体来说有很多种,比如信息的正式性,书面大于语音,如果追求准确性的话,那么应该采用书面沟通;比如A向B传递信息的时候,如果B没听懂,锅是A的,因为只有把确保信息不变形的义务放到A这边,才能确保A传给B、B传给C、C传给D一系列的传下去都不变形等等。
综合以上几点,最终的可执行步骤就是:A在收到一个消息后,首先要告诉给他这个信息的人,自己收到了,并且如果是比较复杂的信息或需要回复的信息,要告诉对方明确的回复时间点;然后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判断应该把这个信息传递给谁,以及根据信息的紧急性判断联络其他人的方式;然后在将信息准确的传达给需要传达的人,并确保对方收到的信息没有变形。
接下来有可能需要根据这个信息进行决策,然后将决策结果反馈给发来消息的人,也有可能做完了决策但是不需要反馈回去,也有可能连做决策都不需要,但这个就和信息的传递本身没关系了。
我应该把之前整理的一些零散的关于沟通的心得整理一下,根据某个可靠的骨干把这些心得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