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赏析与学习 游戏设计

暴雪你要放弃Johnny型玩家吗?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暴雪的《炉石传说》和《暗黑破坏神3》两款游戏而言的。这俩游戏虽然一个是TCG一个是ARPG看起来好像八竿子打不着,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组Build,玩家要先选一个职业,然后选择职业对应的牌组/装备+技能,之后展开PVP与PVE活动。组Build过程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元游戏,他决定了玩家在实际游戏中遇到不同情况时能够选择的解决手段与能力,Build组坑了必死无疑,因此说是决定了玩家的胜率与理论上的最强上限也不为过。

上一段有点枯燥,于是这段转入喷子模式!这两个游戏的Build的深度和自由性,玩过一阵子的玩家都会明白大概是个啥水平,尤其是玩过一些更为复杂、硬核的游戏(此处就干脆点名道姓地指《万智牌》与《流亡黯道》好了)。AT君在这里并不是打算再掀起一场关于《炉石传说》vs《万智牌》,《暗黑破坏神3》vs《流亡黯道》的腥风血雨,这种撕逼帖子网上已经有很多了,挺没劲的,而且AT君也认为复杂与简约各有好处。那么本文要讨论个啥呢?就是标题中说的——暴雪你要放弃Johnny型玩家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Johnny型玩家是个啥?见这篇文章。感谢MTGCN翻译组为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文章。强烈建议在继续阅读之前先把这篇文章看完(当然啦已经听说过这个著名的设计结论的可以无视)。

对于一定程度上了解《炉石传说》与《暗黑破坏神3》的玩家,看完这篇文章可能会和我当时一样,一拍大腿恍然大悟——暴雪对于Johnny型玩家几乎已经是完全忽视掉的了。这两个游戏现在都陷于一种比较操蛋的状态,每个版本更新一批卡牌/装备,然后这套强力的卡牌与装备已经规定好了玩家在这个版本中最强的套路长的是什么样子了。从游戏生命周期上来说,这固然是一种延年续命的好办法,这套玩法暴雪在《魔兽世界》中已经玩的非常溜了。但是回想《魔兽世界》,由于暴雪的Build做得不够好,天赋看起来自由但最后千人一面,不思进取的暴雪不但没有改进自己的Build设计反而把天赋干脆砍了,从那时候开始《魔兽世界》就是一个几乎没有Build的游戏了,每个版本大家的天赋都差不多,装备也都差不多,输出方法也都差不多。其实我们在那时候就该猜到暴雪设计Build的能力也就到这了,因此这套劣习也传染到了《炉石传说》与《暗黑破坏神3》上,对这两款游戏来说我认为这种更新思路是不可取的,Johnny型玩家会觉得大失所望,因为每次更新新的东西在加入一些新Build的同时也使得大量原有的Build废掉了,原有Build的贬值速度和《魔兽世界》如出一辙吓人的要死,因此每个新版本对于Johnny型玩家来说都是几乎没有人什么值得开发的Build空间而离开游戏,就算Johnny型玩家偶尔能够发现某些非常强大的Build,也会立刻被暴雪一刀砍死,继续限制在预先画好的圈子里。这种做法对于MMO也许可取,对于要求有效Build数来加深游戏选择空间的TCG和RPG可就是个烂主意了——《炉石传说》出了新卡,不买就挨虐;《暗黑破坏神3》开了新赛季,不去弄赛季装备就是挨虐。而作为本文中大反派的《万智牌》与《流亡黯道》正是在这个方面做得最为出色的一批游戏,这并不是说这俩游戏就没有IMBA的Build,但他们可行的Build空间实在是广得多得多得多(虽然由于这俩游戏太复杂而大部分时间没上手的玩家都不知道那些牛逼Build到底高明在哪里,但这种晦涩的强大正是Johnny型玩家的最爱)。

吐槽结束,下面又要转回枯燥的理论模式了。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思考一下,Build是个啥东西。前几天在公司中也对这个定义展开了一些撕逼,但当时并没有达成共识。后来我回头捋了捋思路,我觉得,一个Build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 Build的目的:玩家组一个Build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尽快的通关?为了更快的赚钱?为了跑得更快?为了飞得更高?为了更均衡的攻防?为了更好地辅助队友?为了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如视觉上的炫酷?还是像大部分游戏一样——只是为了单纯地变得更强?
  • Build的思路:当一个玩家靠自己的头脑创造出一个Build的时候,他的思路是什么?是一种Playstyle(如我想玩一个强大的战士/隐秘致命的刺客)?是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东西(如一件大幅强化近战能力的装备,或一件大幅提高暴击几率的技能)?还是某种游戏规则允许的获胜手段(如防御力超高治疗力超高的Build,让对手疲于攻击而拖到胜利)?
  • Build的维度:一个Build需要几个维度的支持才能成立?要不要求特定的装备/卡牌?要不要求特定的技能?要不要求特定的种族?要不要求特定的职业?要不要求特定的宠物?人物加点该怎么加?天赋点怎么加?附魔怎么搞?宝石怎么插?任务回报怎么选?这些都是决定一个Build的不同纬度。

对于大多数以战斗为核心机制的游戏来说,Build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强,或者更有新意的更强。一个很炫酷但在战斗中无效的Build在这种游戏中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有一些游戏有很多除了战斗之外的核心玩法(比如《大航海时代Online》),但由于本文在讨论TCG与ARPG,因此还是仅仅限定在战斗中好了。接下来就是游戏允许的Build思路了,既然都是要变强,那么有多少种变强的方法呢?辅助队友?强力输出?控怪到死?这方面自然是越丰富越好。最后就是Build的维度,限制在大概三四个维度以内比较好,太少会无聊且没啥追求,太多会让人疲于奔命并且更加难以抓住构建一个Build的灵感。

抛开上面吐槽的暴雪的更新思路不谈,只关注游戏某个版本的设计的话,是否就能令Johnny型玩家满意了呢?答案是——不能。为啥?因为《炉石传说》和《暗黑破坏神3》的卡牌与装备设计太直白了,直白到了让人觉得“你是不是在拿我当白痴”的地步。比如下面这件装备:

(图片来字《凯恩之角》数据库)看到这把武器,哇,狂乱能叠加至10层了。那么当我获得了这件装备后,我怎么会不带狂乱呢?反过来说,如果我要用狂乱作为Build的核心的话,武器除了他还有啥别的选择吗?没有。这种一一对应关系,根本构不成Build。但是Timmy型玩家喜欢它,因为它直白,看起来屌的一逼,我已经无法停止开始想象自己拿着它用狂乱丧心病狂地把地狱大军抡得屁滚尿流的情形了。

在这种兴奋劲儿过了后,我们要继续思考,毕竟我们还有其他装备要穿,其他技能要带,就算武器只能用它,也没关系,对吧?这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件装备:

然后我又发现了:

然后我又发现了:

把它们都凑到一起,我的狂乱岂不是屌炸天了?

以上是Timmy型玩家构件Build的典型过程,也是暴雪在《暗黑破坏神3》读取界面上经常会提到的——选择一件你最爱的传奇装备,然后围绕着它来打造一个Build。这话就是说给Timmy型玩家听的。

但是这种Build对于Johnny型玩家来说,太无聊了。当你对游戏足够了解后,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怎么才能把某个技能堆到最强,这有些无聊——这种兴奋劲儿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不过那个裤子看起来挺有趣的,因为所有职业都有生成能量的主要技能,对于某些职业来说,这个裤子可能有着更加牛逼的意义。

没错,Johnny型玩家喜欢这条裤子。为啥?回到上面的“Build的维度”一节,就知道原因了——因为这个裤子能够与其他维度的某个元素进行组合的可能性高得多。游戏有5个职业,每个职业4个主要技能,这条裤子能够影响20个技能。而“巴斯廷之力”和“无可争辩的勇士”只能影响一个技能。这就使得Build变得无聊了。

类似的,《暗黑破坏神3》中的克己守心对戒,黄道戒指,古帕护腕,都是Johnny型玩家可能会喜欢的,而所有像“巴斯廷之力”一样一一对应关系的都是Johnny型玩家讨厌的。

但是,对于真正的Johnny型玩家来说,克己守心、黄道、古帕的效果都太简单了,只不过是在数值上有一些增强而已,不是打人更疼就是技能丢的更多,要么就是挨揍更不疼。他们需要更牛逼的特效之间的组合,比如:

这俩货配一起,是不是能把怪晕得七荤八素的?一把武器有一个特效——发射闪电,而另外一个戒指能够让这种特效再附加一个特效——击晕敌人。嗯,听起来很牛逼。这才开始有点Johnny型玩家的感觉。游戏中的闪电技能有多少?我没去数,至少几十个,因此能够与这个戒指进行组合的装备数量就远远比上面的“深渊挖掘裤”要多得多;其次由于他带来的是一个特效,能够使原本的闪电技能发生质变,而不只是数值上的强化。因此这件装备更符合Johnny型玩家的口味。

不过《暗黑破坏神3》最复杂的也就这个水平了,就算我绞尽脑汁用眼神杀死这个戒指,能想到的思路也无非是尽量带闪电技能,尽量带闪电特效而已,依然太简单了。想要找更牛逼的例子,接下来我觉得就得请出一些《流亡黯道》中的装备了。

祭礼之雨,俗称裸奔头,装备设计界的一朵奇葩,前面八个词条都是非常强力的效果,远远高于一般的头盔,而倒数第二条词条是无法使用胸甲,也就是穿了这个头盔就不能穿衣服了,因此俗名裸奔头。以缺少一个大件为代价换来的这些无比强力的属性是否划算?这一下子就戳中了Johnny型玩家的G点!而对于不爱研究的玩家来说,这装备就实在是太复杂了,因为他们懒得去计算这个同时存在优势与劣势的装备到底能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除了这个计算复杂以外,这个头盔还耦合了游戏中另外的重要系统——技能,只要是近战物理技能宝石都可以往这个头盔上插,因此能够搭配出多少种Build,没人知道。这是《流亡黯道》的魅力,但昂贵的试错成本让非硬核玩家望而却步,即时能够意淫一下某些Build的风骚姿态,也没有实力去验证。这是限制《流亡黯道》发展的。

再来几个《流亡黯道》中的奇葩装备:

说句题外话,下面作为背景介绍的Flavor Text,《流亡黯道》也比《暗黑破坏神3》要写的强得多,在故事背景构筑上下足了功夫,想必Vorthos型玩家也会更喜欢吧?

这些装备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特点不再是强化某种组合方式,而是完全破坏性地推翻原本玩家认为的组合规则,因此这种装备是Johnny型玩家的究极追求。不穿衣服?不拿武器?这种事儿在《暗黑破坏神3》里是没人干的。这种破坏组合规则的装备设计难度很大,平衡起来也很困难,很多时候我觉得不是设计师设计不出来,而是设计出来了也不敢放到游戏里——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本文不深入探讨。不过想要让Johnny型玩家爽,这种破坏规则使得Build思路完全转变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这会成为Build的核心——虽然“巴斯汀之力”也是Build的核心,但他们水平之间的差异可谓云泥之别。

虽然上面一直在说的是《暗黑破坏神3》与《流亡黯道》,但《炉石传说》与《万智牌》也存在类似的关系——毕竟Johnny型玩家这个说法本身就来自《万智牌》,本文只是将其扩展到了《流亡黯道》这种同样以配Build为最有趣、最末期玩法的游戏上来了。

最后AT君以一张《万智牌》中超级有趣的卡牌来结束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一同感受到Johnny型玩家的G点所在!

分类
赏析与学习 游戏设计

《Path of Exile》——优秀的ARPG之作

Path of Exile(下称POE)是一款免费的在线ARPG,国内有人译作《流亡之路》,台湾译作《流亡黯道》。前几天熊熊推荐我玩了这款游戏,很多玩家都表示这是目前能玩到的最好的ARPG,笔者也这么认为。

1,属性

人物一共有三个主属性,无论其职业为何。力量每2点提高1点生命值,每5点提高1%近战伤害;敏捷每1点提高2点精准,每5点提高1%闪避率;智力每2点增加1点魔法值,每5点提高1%能量护盾。能量护盾与《光晕》中士官长的能量护盾以及《星际争霸》中Protoss的等离子护盾类似,受到伤害后会降低,降低至0后玩家会开始损失生命值,一段时间后能量护盾会自动回满,玩家可以通过装备和技能来提高能量护盾的最大值。

人物属性

在玩家的面板中会显示出目前玩家拥有的技能,每个技能都会单独显示其攻击属性,玩家还可以看到人物的防御属性。

防御属性

这张图上的属性分别为护甲、估算物理伤害减免(根据护甲与人物等级计算的)、闪避等级、闪避几率(根据闪避等级与人物等级计算的)、最大能量护盾值、能量护盾秒回量、火炕、冰抗、电抗、混乱抗、格挡率、格挡与击晕加速恢复(也就是缩短格挡与击晕的内置CD)、魔法值秒回量、荆棘伤害、奔跑速度。

属性是如何获得的呢?并不像《暗黑破坏神2》一样玩家升级后会获得属性点然后分配在三个属性上,玩家的属性有一部分也是通过被动技能树加点获得的。

2,被动技能树(Passive skill panel)

POE中一共有6个职业,分别是Marauder,Ranger,Witch,Templar,Shadow和Duelist。Marauder主属性为力量,擅长使用近战武器如锤子、斧子、剑,可单手可双手。Ranger主属性为敏捷,擅长使用远程的弓箭,以及近战的双持武器。Witch主属性为智力,擅长使用冰、火与电三种魔法,Templar为力量与智力综合的职业,Shadow为智力与敏捷的混合职业,Duelist为力量与敏捷的混合职业。

6个职业是共用同一个被动技能树的,一些玩家表示类似于《最终幻想》或《英雄无敌》,不过我都没玩过不太了解。玩家每升一级会获得一个被动技能点,加点时玩家只能将技能点加在已经加好的技能点旁边,这也正是6个职业的唯一差别:在被动技能树上的起始位置不同。总的来说技能盘中力量相关的加点位于左下方,敏捷相关的加点位于右下方,智力相关的加点位于上方,如此一来6个职业的起始位置就是:Marauder左下方,Ranger右下方,Witch上方,Templar左上方,Shadow右下方,Duelist下方。

被动技能树

虽然技能盘中的技能都是被动的,但由于种类繁多,数量也相当多(一共有1000多个点),因而加法可以说是非常自由的,主属性、生命值、能量值、护甲值、生命偷取、回避等级、物理伤害……能想到的各种数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而一些位置偏远的特殊被动点还会提供强力而稀有的被动能力,如“血魔法”加点会取消玩家的魔法球,而将所有魔法的消耗改为消耗生命。

虽然武器和装备是不限职业的,但武器和装备会要求玩家的主属性,因而一个职业的起始位置就决定了其最优的加点风格和擅长的武器,这样一来虽然不同职业的唯一区别就是技能盘上的起始点不同,但这就足够了。

3,瓶子们(Flask)

血瓶

血瓶的设计十分不错,见上图。血瓶的机制为拥有一个最大充能值,上图中的血瓶为28,每喝1次会扣掉其中的8点,喝了之后能在6.5秒内恢复100点生命值。装备在腰带上的血瓶每击杀一个怪物会恢复1点,达到了《暗黑破坏神3》想要达到的效果:持续的战斗能够为玩家恢复生命值,然而《暗黑3》中掉落血球的设计玩起来很糟糕。

以《传奇》为代表的游戏中比拼的是谁带的瓶瓶罐罐多,玩家猛嗑药,比拼自己喝的快还是掉血掉的快。《暗黑2》基本也是如此,这很无聊,于是人们尝试改变这一点。《魔兽世界》做出的设计是,血瓶依然是消耗品,但拥有长CD,只能救命用,无法无脑嗑药,而恢复生命与魔法的主要手段依赖脱战时的吃饭喝水。《暗黑3》继承了这一点,但《暗黑3》是单人游戏,玩家并没有专门负责治疗的队友来帮助自己,而血瓶CD又长,这怎么办?于是《暗黑3》弄出了掉落血球的设计,然而血球的掉落是不可预测的,掉落位置又经常使玩家哭笑不得,结果玩家只能依靠吸血来维持存活。

POE的瓶子并没有很长的CD,但由于每次使用都要消耗数量不小的充能值,往往喝了三四下就见底了。而杀怪充能与《暗黑3》的杀怪掉血球没有本质区别,但充能值的恢复比掉血球这种拼人品的事情发挥更加稳定,也不会掉落在玩家难以拾取到的地点,从而很好的达到了“不让玩家无脑嗑药,又让玩家得以续航”的目的。对于没有治疗队友辅助的游戏来说,血瓶就相当于一个辅助玩家,这是让玩家玩下去的关键,无论是吸血还是嗑血瓶还是别人给自己加血,活下去才能胜利。

一些游戏采用了用特殊手段击杀敌人来恢复生命值的做法,比如《战神》或《战锤40000:星际战士》,通过断末技虐杀敌人就能够恢复生命值,这与血瓶作用相似,与POE的充能机制也十分类似。

《激战2》的做法更彻底,直接取消了血瓶,绑定了按键6的技能为治疗技能,相当于一个长CD的血瓶,玩家在脱战后就会快速的恢复满生命值——这与吃饭喝水没有区别,只是更快更自动而已,诸多当代FPS游戏如《使命召唤》、《光晕》也是这么干的。《暗黑3》的血瓶保留了《魔兽世界》的设计,是一种长CD的消耗品,不如直接学习《激战2》为所有人添加一个加血技能,或者像《战神》一样杀怪直接回血而不是去捡血球,或者像POE一样杀怪为血瓶充能/降低CD。没必要的消耗性血瓶搭配上体验极差的血球,那不是一般的烂设计,这就是为啥《暗黑3》吸血成了最重要的属性,因为血瓶和血球都指望不上。

瓶子们不光能回血回蓝,还能提供一些其他效果,比如图中的第三个瓶子,喝了之后会获得几秒钟的疾跑效果。瓶子还拥有着不同等级,如上图中的瓶子是一件蓝装,拥有“23%充能恢复增加”与“瓶子生效时提高30%额外元素抗性”两个属性。不知道是不是有更高品质的瓶子存在。

4,技能宝石(Skill gem)

既然技能树里加点假的都是被动技能,那么玩家的主动技能都是哪来的呢?主动技能在POE中以宝石的方式存在,分为红、绿、蓝三种颜色,分别对应力量、敏捷、智力三种主属性。武器与装备上会有一定数量与颜色的镶孔,将技能宝石镶嵌在玩家装备中的装备上,玩家就会获得该技能。

技能石

图上是我的小武僧的技能,武器上有2个红技能石头,头盔上2个,手套上1个,共5个技能。R键上的技能是光环,激活后会获得一个持续的状态,但也会降低我的能量最大值,因而我的能量球不是满的。类似的机制《地牢围攻》中也有。

技能本身没啥大花样,APRG与RTS发展到如今技能上已经没再能编出新花样的玩意了,但完全能自定义自己的技能总是很好玩的。这比《暗黑破坏神3》更有趣不是吗?

每一个技能石都是有等级的,带着它打怪获得经验就可以了,但升级是对主属性与玩家等级有要求的,与装备一样,因而一个弱智想要把魔法石头练高等是不可能的。

5,哥就是没裤子,姐也没有

看了上面那张装备图,你是否注意到了,这游戏是没有裤子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有武器、头盔、护符、戒指、手套、衣服、腰带与鞋子的游戏为什么没有裤子。我猜是因为每件装备能够随机出的属性都是有限定的,开发者可能在分配后发现已经没有属性能够分配给更多的装备,于是就把裤子干掉了吧。

不过这说法很牵强。到底为啥没裤子呢?真是个谜。

6,而且也没有货币

这个游戏是没有货币的,与NPC的一切买卖都以卷轴或法球为报酬,玩家之间的交易也用法球或卷轴来当货币。卷轴和法球的作用都与装备相关,如提高装备等级与质量,洗装备属性等等。玩家间的交易也用某几种最有价值的法球来交易。这样增加了估价的难度,游戏也变成了以物易物。

说实话我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过我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很少,因而我没想明白开发商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些法球和卷轴也是怪物掉落的,所以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这与怪物掉落金币没有任何区别。